金馬 55 選片|《夏》:如果搖滾樂有一個美好結局

金馬 55 選片|《夏》:如果搖滾樂有一個美好結局

作者于念平
日期22.11.2018

由俄羅斯導演基里爾賽勒布倫尼科夫(Kirill Serebrennikov)執導的《夏》(Leto, 2018),以俄國九〇年代搖滾明星、樂團「Kino」主唱維克多崔(Viktor Tsoi)與其他重要音樂人的人生為想像基底,借三角戀愛情故事為骨架,重構了一次想像中的地下音樂傳奇史。綜合當時影響俄國音樂圈的英美搖滾樂,加上大衛鮑伊(David Bowie)與經典歌曲的重新詮釋,和大膽的剪接與後製手法,整部片就像不斷播放的 MV,帶給觀眾浪漫又刺激的體驗。

為什麼說是「想像中」的歷史呢?首先,觀眾看見三位主要角色、三角戀的苦主們:天才歌手崔、天團「動物園」(Zoopark)主唱麥可(Mayk Naumenko)與其妻納塔莎(Natasha Korableva),雖然本片主打崔的名號,但實際的主角是麥可。現實世界裡,他們三位的確可能在某時期密集相處,許多俄國音樂部落格裡都還可以找到他們在八〇年代的合照。不過現實中,崔是在婚後與另一位納塔莎——而不是這一位納塔莎墜入愛河(其妻 Marianne 也以陌生女子的角色短暫出現在片中)。

另外,片中因麥可牽線,幫崔錄第一張專輯的人是在七〇年代成立的樂團「水族館」(Aquarium)的音樂人波里士(Boris Grebenshchikov),當然,與麥可是多年好友、甚至曾在八〇年代同台的他很常跟這些音樂人一起出現在大合照裡,但俄國音樂界人士指出,即使對知名樂團來說,蘇聯時期要錄製唱片不是這麼簡單的事,而沒有出現在片中的人物:安德烈(Andrew Tropillo)才是錄製當時大部分專輯的聲音工程師。

維克多崔 夏 Leto

維克多崔 夏 Leto

熟悉蘇聯到後蘇聯時期這過渡期音樂發展的人,一定一眼就看出情節的「疑點重重」。片中出現的音樂人都是俄語世界與前蘇聯國家家喻戶曉的人物,難道導演真的沒做功課?當然不是這樣。我們可以從一個架空的、被稱之為「懷疑論者」的角色看出端倪。

片中這角色除了對一切意識形態懷疑並進行破壞,有時也像是麥可的心魔,並在奇幻橋段後重複聲明「剛剛這一切都沒有發生」。此設計清楚表達導演的本意並非「如實」呈現八〇年代末的搖滾樂事蹟,因為客觀歷史不存在,既然重現歷史是不可能的,為何不乾脆在創作上走得更遠、讓一切更「好玩」些?於是創作的基調就像是:「如果這一切是這樣發生呢?」

標題《夏》倒真的其來有自。在某一年的夏天,一群音樂人的確到了海邊進行一場狂歡。這群人包括崔、麥可與納塔莎,而片中的其他角色雖然用了化名,卻是真實人物 的象徵,例如崔身邊的吉他手萊納(Leonid)大概就是 Kino 的吉他手亞歷(Aleksei Rybin),而瘋瘋癲癲的龐克(Punk)則是龐克樂團「自動滿足者」(AU)的主唱亞歷山大(Aleksandr Gorchilin),為樂團疲於奔命的經紀人安東(Artyom)當然就是至今依然以樂評、製作人和記者多重身份活躍的安特密(Artemy Troitsky)。

維克多崔 夏 Leto

維克多崔 夏 Leto

即使人格特質與「真人」不一定相符,但情節確實呈現了人物軼事,包括麥可與妻的相識過程、他的飲酒問題與他翻譯英文歌詞的興趣。對英美搖滾樂的崇拜使他將這些音樂的元素、甚至歌詞帶入自己的創作裡,有時相似的程度使人吃驚。作為歷史的旁觀者,我們無法知道麥可當下的心中發生了什麼,但在電影的奇幻空間裡,我們看見這些新興俄國團體在他的幻覺中都換上了披頭四(Beatles)、T-rex 或門戶樂團(The Doors)的服裝,這似乎說明了麥可內心的矛盾。

不過納塔莎與崔淡淡的愛情沖淡了一些沈重,而即使在複雜情愫之中,導演最後依然呈現了納塔莎與麥可之間的深情,與男人們熱情的友誼。當然,這一切也許「從未發生」,又或是「too good to be true」。在現實中,崔在 1990 年與kino樂團開完第一場演唱會後,就死於車禍,得年 28 歲。而納塔莎因麥可的酗酒問題離開了他,沒多久,麥可也因搶劫事件死亡,去世時才 36 歲。

維克多崔 夏 Leto

也許《夏》給了樂迷一個美好的想像,讓傳奇不只停留在遙不可及的歷史與悲劇性的結束中,導演找來千禧年後的俄國偶像歌手羅曼(Roman Bilyk)飾演麥可,就說明某些東西會以無形的方式被傳襲、被紀念。

 

#夏 #選片 #搖滾 #金馬 #電影

BIOS 通訊,佛系電子報

撰稿于念平
圖片提供鏡象
責任編輯溫若涵

推薦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