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閱讀作為一種備戰──我們在戰火前閱讀 𝙱𝚘𝚘𝚔𝚜 𝙱𝚎𝚏𝚘𝚛𝚎 𝙰𝚜𝚑𝚎𝚜
這不是你第一次聽到有人說:中共要打來了。
2021 年,時任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在參議院聽證會聲稱:共軍可能於 2027 年具備足夠進犯的武力。2025 年 5 月,美國眾議院舉行了「中國對台灣日益增長的侵略行為」聽證會中,這個時間點又一次被提起。而在國內,有立委訪中閉門晤談、刪除國防預算;也有一群人上街倡議罷免不適任立委。
有人說那只是芒果乾越賣越多,但當飛彈軍演、軍機擾台、切斷海底電纜、海警船包圍金門一一上演,你更願意相信,那不只是說說。
你不喜歡受傷,也不喜歡傷害誰,但依然去上了民防課程;你喜歡你的土地,也喜歡你的國家,但依然想過可以逃去哪。
生死之前,不可能永遠選擇你喜歡的,且很有可能選擇你不喜歡的。
房間裡有一個總有更多東西要裝的避難包:瓶裝水,乾糧,口罩,衛生紙,濕紙巾,手電筒,瑞士刀,地圖,濾水器,防護手套,紗布,優碘,彈性繃帶,止痛藥,胃藥⋯⋯上次聽到有人說應該帶護膝,但放不下了,你決定換更大一點的包包。
想帶的東西那麼多,能帶的東西那麼少。
包括書。書有重量,佔空間,是累贅,當敵人就在眼前,一本書足以拖慢你的逃生速度。但這些帶不了的書,能帶給你的準備,不見得比物資次要——
比如,你想知道,戰爭是什麼樣子?戰爭裡不在前線的人民日常是什麼樣子?戰爭裡當敵人舉起武器對準你是什麼樣子?戰爭裡當你也拿起武器對準敵人又是什麼樣子?戰爭帶來的創傷是什麼樣子?戰爭裡的女性與性少數可以是什麼樣子?又或者,你祖輩在這塊土地上曾經歷的戰爭是什麼樣子?
你想知道。正因為有許多事物還不想放棄,所以你想知道。
閱讀作為一種備戰。你決定從現在開始。
[ 2025・9 月特別企劃 ]
◉ 反抗的意志 ◉
── 劉致昕 ◜讀◞《BLACKOUT》
◉ 當女性主義者走入戰爭 ◉
── 劉文 ◜讀◞《香蕉、海灘與軍事基地》
◉ 傷痕在哪裡 ◉
── 彭仁郁 ◜讀◞《創傷與復原》&《感謝您為國效力》
◉ 隔著一段距離的殺戮 ◉
── 房慧真 ◜讀◞《利奧波德國王的鬼魂》
◉ 台灣文學裡的台灣兵 ◉
── 黃崇凱 ◜讀◞《走過:一個台籍原住民老兵的故事》&〈終戰の賠償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