亂有才華的|心理師想跟你說:人在混亂的環境,更願意打破傳統

亂有才華的|心理師想跟你說:人在混亂的環境,更願意打破傳統

作者心理師想跟你說
日期09.03.2021

近年來,極簡主義、斷捨離的風氣漸漸盛行,成為受人矚目的一種生活型態,並於全球各地帶起一波「整理術」的風潮。然而,也有另一群人受惠於不斷拋出刺激的散亂空間,彷彿電波的發射與接收,並在其中領受到靈感迸現、激盪與碰撞的時刻,並產出重擊人心的作品或發明。經營「心理師想跟你說」專頁的兩位心理師,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談談這些空間、物品與人的不同關係。

「收集」心理學:我們為何而撿?

在心理學中,有一門稱為「演化心理學」的分支,旨在探討不同人類行為的背後,能否以演化角度去理解與分析。也就是,怎樣的行為可以幫助人類生存下來,並增進繁衍的可能性?

時間回到很久很久以前,「收集」這樣的行為能幫助人類存活嗎?很顯然是的。在生存不易的時代,能獲得資源,甚至還讓資源得以儲存,是一種生存上明顯的優勢。以心理意涵來說,這也是我們獲得「安全感」的一種方法。

當我勤勞地收集,我藉以生存的資源多了,我就不太需要擔心之後的生活會有一餐沒一餐。同時,能儲存、收集的資源愈多,也意味著你在異性眼中,具備更好的生存優勢,進而增加基因繁衍的可能。

小朋友在尚未學會以實用與否來評判物品時,就已知道把所有喜愛的東西通通放進自己的餅乾盒裡。收集之於孩童,展現出的或許是一種他對世界的認識,和「專屬於我」的獨特認同。長大之後,我們學會顧慮物理、心理的空間限制來取捨我們所有的「想要」,再將它們收納成看起來被珍藏的樣子。

在心理健康領域,我們透過專業判斷,將囤物到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者診斷為「囤積症」。其中最重要的準則為:是否影響到生活的基本功能。也就說,儘管某個人收藏的物品眾多,或甚至有時候看起來挺雜亂的,但只要他能維持正常的工作、社交、自我照顧功能,那麼該行為就不太會被界定為是有害的。

雜亂與秩序,巧克力與蘋果

在周遭環境,我們則能見到許多暗喻「雜亂」與「秩序」的符號,藏在不同背景之中。

在自然界,把環境弄得亂七八糟的狗兒是雜亂的代表;渾然天成正六邊形的蜜蜂巢穴是秩序的完美展現。將鏡頭轉換到文化視角,每年八月聚集在西班牙巴倫西亞自治區的數萬人,摩拳擦掌準備參與的番茄大戰,是雜亂之美的展現。而百人合唱團、交響樂、閱兵大典的整齊劃一這種秩序之美,更是多數人印象中十分熟悉的一種藝術形式。

心理學家認為,秩序與失序能引發人類內心的不同心理狀態,並造成不同的行為結果。Vohs、Redden 與 Rahinel 三人就曾以這個議題為主軸,設計了幾個實驗[註 1]

他們預測:人們在乾淨、整潔的環境裡,會傾向做出較傳統與保守的行為或選擇;而混亂與失序的環境,則鼓勵人們做出打破傳統與保守的決定。

數十位荷蘭大學生參與了這個研究,他們被隨機分派到兩間房間,一間是乾淨、整潔的房間,另一個房間則顯得混亂。第一個實驗發現,在乾淨的空間進行實驗者,在實驗結束後,展現了更多仁慈的行為(在此實驗中,仁慈行為的指標為「把自己參加實驗拿到的零用金捐更多出去」)。

此外,在離開房間時,研究者為了感謝他們參與,會讓他們選擇帶走蘋果或巧克力。在乾淨房間做研究的學生,更多是選擇健康的蘋果。研究者據此推論,與混亂的環境相比,乾淨整潔的空間會促使人們做出更符合傳統期待的行為。

亦即,在整齊、充滿秩序的場域中,我們會更傾向於「維持這樣的秩序」。在決策時,選擇則更傾向於保守。整齊的場域意涵著「規則、可控、一致性」,這些提示帶來了安全感,告訴我們:你不需要擔心太多,只要照既定的做就好。

安全永遠是好的嗎?

確實,規則與簡潔的工作程序除去了干擾,確保了專注與生產力。因此,許多企業引進了發祥自日本的 5S 管理術,藉以改善員工的工作品質。5S 分別代表了:整理(Seiri)、整頓(Seiton)、清掃(Seiso)、清潔(Seiketsu)、素養(Shitsuke)的日語字首。不少公司以這五個步驟作為增進企業體質的方針。不難想像,當例行工作中所需的資料與工具,都有其各自專屬的位置與動線,確實能省去不少花費在尋找物品的時間,找回被雜物干擾的注意力,改善擺盪於分心與專注之間而衍生的惱人情緒。

但在藝術、設計與創造領域裡,可控與一致性,反而可能是相對不利的因子。比起優雅整潔、專注自制,能激發創意的環境更可能是創作者所在意的。混亂的工作室裡,看似充滿著雜訊,卻對時常必須面對靈感枯竭的原創工作者來說,提供了許多能引人轉換思緒的多樣化輸入。在大眾的印象中,「藝術家」及他們延伸的性格特質,似乎也多與繁複、奪目、五顏六色等詞彙連結在一起。

對多數人來說,要承認自己是「整齊的」似乎比「雜亂的」來得容易。世俗多半將「雜亂」貼上許多負面標籤。身處雜亂空間的人,也較易感到不安定。

回到上述演化心理學觀點,能幫助我們用另一種方式思考「整潔」的背後意涵。與雜亂環境相比,當人們來到一個乾淨的環境時,我們較能預測自己待在這邊是安全的。這種安全不是毒蛇猛獸的顧慮,而是出於我們天生對於「髒亂=藏污納垢=細菌、病毒」的聯想。

不過,安全永遠是「好的」嗎?如同創作者們所嘗試的:不斷衝破框架,重新定義既有的普同概念。雜與亂,是否也有機會成為一組不帶有負面意象的形容詞呢?

好比在教育現場,未來的孩子面對 VUCA 世界(易變、不確定、複雜與模糊四個字之字首:Volatility、Uncertainty、Complexity、Ambiguity)的能力,真的能在乾淨、整潔、充滿秩序與結構的教室裡被醞釀嗎?還是說,其實「雜與亂」更能告訴我們未來世界的模樣呢?這當中的矛盾值得我們深思。

與美觀無關

那麼,怎樣的空間能帶給人們最大的工作成效呢?

根據英國艾克塞特大學於 2010 年,心理學研究者 Haslam 與 Knight 打造了四種不同型態的辦公室,召集了受試者,邀請他們在裡頭模擬辦公[註 2]。第一種辦公室是乾淨整潔的 5S 風精實辦公室。第二種則掛上了簡單的裝飾與海報。第三種辦公室是由受試者依照個人喜好自行佈置的辦公室,也被稱為「賦能」辦公室。第四種「去能」辦公室,則是最讓人沮喪的辦公室:先請受試者佈置好之後,再由實驗者將所有佈置重新擺放回原來的位子。

結果如何呢?研究發現,第三個「賦能辦公室」的效果最佳,完成的工作量比第一種精實辦公室多出了 30%,也比簡單裝飾的第二種辦公室多出了 15%。而在去能辦公室裡的工作者,不僅生產力低落,看起來心情也變得很差。研究者認為,影響生產力的部份原因,和佈置的美觀與否沒有關係,重點其實是「人們是否能自行決定工作環境的樣貌」。

偏好整潔環境的人,性格上更重視傳統、更加保守;反之,能在混亂中自在待著的人,則展現出更多對模糊的忍受度,以及更看重自由的傾向(Dollinger, 2007)[註 3]。是故,或許創作者自身的性格,正促使著他們進入不同類型的場域創作。或者,也可能是性格在無形之中,形塑著創作者所處的工作場域,讓他們在這樣的場域中,展現部份的自我。

但除了性格這個因素之外,先前提到 Vohs 與同僚的研究也發現,處在不同環境,確實還是能激發出人們不同的一面。48 位美國大學生被隨機分配到兩個類似的空間,差別在於一間的桌面很整潔,放了一些有色的 A4 紙、筆與文具,另一間也有一樣的用具們,只是散佈在桌上,有些還掉到地上。

研究者請大學生分別在這兩個環境執行「替代用途測驗」,這是一項測量創造力的經典測驗,受試者需要回答的問題好比:請快速想到 10 個「乒乓球」的新用途。結果發現,平均而言,在混亂空間裡的學生,確實想到更多有創意的用途。此外,他們的創意發想品質,也優於在整潔空間裡實驗的大學生。

尚未拓荒的美麗

「創意的敵人是無聊,而機警才是創意的朋友,當你發覺自己在一個無法掌握的情況之下,你會提高警覺,你得仔細觀察,看事情如何進展,才不會搞砸。保持這種機警是很重要的。」——Brian Eno(英國音樂人)

在混亂之中創作的另一個意涵是,你必須放下本有的框架規則,不再以「top-down」的角度來觀看、理解眼前的混亂。當我們從這樣的束縛中解放時,彷彿得到了一副新眼鏡,能暫時放下大眾對混亂的負面印象,回歸原始、直接、未包裝的思考,進入「bottom-up」的訊息處理歷程。我們將更有機會從乍看混亂的局面中,發現一些旁人未意識到的潛在規則與模糊邏輯,並將之轉化為創作的材料。

太過整齊一致的創作,似乎也喪失了一些因為隨機性和不完美而展現出來的溫度。如同戀上二手物的收集者,珍惜的是舊時歲月裡,職人從精選厚實用料、手工製作打磨,再畫上時間在用物上刻畫的歷史線條,此帶給人無盡的想像與揣摩。這體現了雜亂的另一種美好,那無法在新品中獲得的體驗,或許正是收藏者不忍釋手的原因之一吧。

源於犯罪心理學的「破窗效應」意指,環境中的不良、混亂與失序,可能會誘使人們仿效,甚至變本加厲。站在預防犯罪的角度,我們本應及早根除這樣的混亂與失序。

但我們其實也都知道,世界生於混沌,混亂必然存在,要根除是不可能的。某種程度的亂,是人類現象中無法滅除;甚至,是不應該被滅除的。

而人腦的思緒,或許又是最能激盪出火花的亂,這也是為什麼,我們發展出了「專注力」。當我們有機會暫停下來,細細地端詳混亂、檢視秩序,或許就能看見混亂、秩序二者,其實就像陰與陽一樣依存而生。若只用表面上的亂來認識「亂」,似乎太小看了「亂」。

從這個觀點來看,亂會不會是一個乍看之下不是系統的系統,只願留待一些夠開放的勇士,前往一探究竟?

而我們得感謝有這麼一群選擇在混亂之中工作的藝術家,不急著修補破窗,反而鼓勵我們往破窗上多看一下,為我們開啟一段新的視野,看見混亂之必然,看見混亂之美。

 

註 1|Vohs, K. D., Redden, J. P., & Rahinel, R. (2013). Physical order produces healthy choices, generosity, and conventionality, whereas disorder produces creativity. Psychological science, 24(9), 1860–1867.
註 2|Knight, C., & Haslam, S. A. (2010). The relative merits of lean, enriched, and empowered offices: An experimental examination of the impact of workspace management strategies on well-being and productivity.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: Applied, 16(2), 158–172.
註 3|Dollinger, S. J. (2007). Creativity and conservatism.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, 43, 1025–1035.

 

【丁郁芙、蘇益賢】
臨床心理師,共同經營心理師想跟你說(臉書粉專Podcast)。在收斂與發散之間,我們思考、激盪與創作,並期待著有一天,心理學能為更多人所用。

【封面故事 2021・輯一】亂有才華的
房間掃完會亂,何必斷捨離?近十年被壟斷的房間整理學,我大亂室兒女不得不為亂房自由捍衛一番:世界難以收納,我亦然。

#心理師想跟你說 #學術研究 #心靈成長

BIOS 通訊,佛系電子報

封面統籌蕭詒徽
視覺統籌潘怡帆 Crystal Pan
撰稿丁郁芙、蘇益賢
設計黃詩婷
責任編輯蕭詒徽

推薦文章